知名財經專家陶冬在部落格指出,滬港通可望為低迷許久的中港股市帶來活力,其背後目的主要是為人民幣國際化鋪路,初期可能會出現跨境套利的熱潮,中期來看,港股T 0 交易模式和不設漲跌停板限制,對內地投資者有一定吸引力。以下是陶冬全文:

 

滬港通十月份通車在即,為低迷已久的中港股市帶來了一陣熱鬧、一絲希望。

 

滬港通是在人民幣資本項目未能完全開放的限制下,對投資資金跨境流動做出的一種創新安排。除了為港滬兩地投資提供便利,其深層目標當然是為人民幣國際化鋪設路徑,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逐步做到金融資產價格的海內外對接。

 

滬港通與現行的 QFII 、 QDII 、 RQFII 有許多相似之處,但是業務載體、投資方向、交易貨幣、跨境資金管理模式上有明顯的不同。滬港通與 QFII 、 QDII 等的最大不同,在於前者以渠道(即上交所和港交所)為主體平台實施交易和管控,而後者以產品(即額度和投資品種)為主體平台。這就決定了滬港通的交易便利度、投資自由度要高過 QFII 、 QDII 。滬港通受到每日成交上限和海外股東上限的限制,對於機構投資者來講這是一定的障礙; QFII 、 QDII 的資質限制、審批程序對於個體投資者和多數機構投資者,則是一道難以逾越的門檻。

 

滬港通最大的賣點,在於向具有一定風險承受能力的個體投資者開放,而且交易在他們熟悉的交易所平台上進行。雖然投資範圍不涉及固定收益等其它資產種類,也無法參與 IPO 認購,對於個體資金跨境流通這仍是一項重大的突破,而且不像 QFII 、 QDII ,省去了資產配置上的限制、投資鎖定期上的限制和資金跨境返還上的限制。

 

滬港通究竟能為港股和 A 股帶來多大的利好?

 

目前有 568 檔上海上市的 A 股在滬股通交易範圍之內,覆蓋了 90% 的上海 A 股市值和 80% 成交量。雖然深圳上市的 A 股暫時不在其列,火爆的創業板股不在其列,筆者有興趣追踪的八家 A 股上市公司中,有四家可以通過滬股通交易。這種評估方法並不科學但是有效,筆者認為滬股通有其價值。

 

當價格出現明顯錯位,而套利變得可行時,跨境套利自然會發生。滬港兩地股市中,不少中資股股價存在著價格錯位,由於資金進出的成本和門檻低過 QFII 、 QDII ,筆者預期跨境套利成為滬港通開通初期的一個亮點,而且跨境套利可能在通車之前已經出現偷步。但是套利盤屬於短期投機,一旦股價抹平價格錯位,此類活動會大幅下降。

 

機構投資者過去就有 QFII 的投資渠道,目前對多數 A 股權重股的興趣不大,而且不少 A 股權重股同時在香港上市,筆者相信大型退休基金、共同基金、保險公司等長線投資者通過滬港通全面佈局 A 股投資的時機暫時不成熟。當 A 股出現交易行情時,做波段式投機的機會較大,不過此舉受限於每日成交額度。當然有個別僅在上海上市的公司,海外投資者可能有興趣通過這個機制加入組合。筆者認為滬股通的最大長期使用者可能是香港的散戶和本土機構。如果此判斷成立,滬港通帶來的海外資金流入對個股的衝擊可能大過對指數的利好。

 

 出處http://news.cnyes.com/Content/20140814/KIX7GL87RLIFN.shtml?c=headline_sitehead

看看比較圖

香港  

大陸  

台股 

聰明的投資人

若您對港股還不了解

我們公司提供免費講座

歡迎報名參加喔!!請點我

日期:8月29日(五)

時間:PM3:00~4:00

地點:新北市樹林區復興路11號

報名專線:0921080128 大昌證券潔西卡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大昌潔西卡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